自1927年南昌起义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数量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仅剩3万余人,抗战胜利后,人民军队发展到130余万人。抗美援朝时期,军队的数量达到600万人以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限于国内国际环境的影响,军队的数量一度在600万以上。
进入到80年代后,时任军委主席的邓小平根据国内外的环境判断,世界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战争,取而代之的是和平与发展,同时国内的环境逐渐趋于稳定,经济建设将作为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加之当时军队机构臃肿,官兵比例严重失调,为此邓小平提出裁军100万的需求,当时的十一个大军区也重新组成了七个大军区。
原来十一个大军区中的福州军区、武汉军区、昆明军区和乌鲁木齐军区被裁撤,福州军区被并入到南京军区,昆明军区被并入到成都军区,乌鲁木齐军区被并入兰州军区,武汉军区分别并入到广州军区(湖北)和济南军区(河南)。十一大军区调整完毕后,新的七大军区的司令员也进行了任命。
1、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
在这七位军区司令员当中,无论从资历还是年龄来说,秦基伟都是妥妥的老大哥。秦基伟1914年出生于湖北红安,13岁时就参加了黄麻起义,当时被乡亲们誉为“红色少年”。加入红军后,秦基伟作战勇敢,曾赢得“秦大刀”的绰号,长征到达陕北后秦基伟又随西路军参加了西征,西路军失利后,经历九死一生回到延安。
抗日战争时期,秦基伟历任秦赖支队司令员、一二九师新编第十一旅副旅长、太行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太行军区司令员等职。1945年在攻打临城时,由于敌人火力强大,我军伤亡极重,他亲自端机关枪压制敌人的火力,掩护部队冲入敌阵夺取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秦基伟先后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二野15军军长等职,率部参加了淮海战役等众多的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秦基伟于1951年率部入朝参战,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就是由他指挥的。
1955年秦基伟被授予中将军衔,之后他历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等职,1975年调入北京军区工作,1980年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1985年十一大军区重组后仍然由秦基伟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1988年秦基伟以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的身份被授予上将军衔,1997年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2、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
向守志,1917年出生于四川宣汉,1934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军时已经是红军的后期,所以红军时期的一些重大战役他没能赶上,不过他还是参加了川陕苏区的反“围攻”作战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向守志在八路军129师中历任副连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等职,1938年的神头岭伏击战,他指挥机枪连的6挺重机枪猛烈射击增援黎城的日军。响堂铺战斗中,他又指挥机枪连的重机枪向日军车队猛扫,掩护兄弟部队指战员向日军车队冲击,共歼日军400余名,全缴日军180辆汽车。
向守志上将
解放战争时期,向守志先后担任太行军区独立第2旅旅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26旅旅长,第二野战军15军44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等职,率部参加了豫东、郑州、淮海、渡江、进军西南等战役和战斗。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也入朝参战。
1955年向守志被授予少将军衔,1965年被任命为第二炮兵司令员,1982年开始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1985年十一大军区整改时仍由他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1988年向守志被授予砂锅将军衔,2017年在南京逝世,享年100岁。
3、广州军区司令员尤太忠
尤太忠,河南信阳人,1931年加入红军,由于刚入伍的时候年龄小,才13岁,所以没让他参加战斗,不过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加,加上长期的学习,到长征时他已经是连指导员。当时鄂豫皖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斗争和川陕反三路围攻和川陕反六路围攻等众多战役他都参加了。
抗日战争时期,尤太忠在八路军129师历任连指导员、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参加了129师对日的多次重大战役和战斗,到解放战争时期,他已经是中野六纵16旅旅长,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时,在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尤太忠奉命掩护大部队渡河,他将指挥部设在距敌仅2公里的地方,与敌激战一日,使得大部队顺利过河。
尤太忠上将
新中国成立后,尤太忠率部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先后参加了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和金城反击战等战役,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从高等军事学院毕业后,尤太忠历任二十七军副军长、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成都军区司令员等职,1982年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1985年军改时仍然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1988年以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的身份被授予上将军衔,1998年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0岁。
4、兰州军区司令员赵先顺
赵先顺,河南永城人,1939年参加了新四军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赵先顺在新四军中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等职务,参加了数十次战斗。解放战争时期,赵先顺跟随部队到东北作战,先后参加了四平保卫战、怀德攻坚战、彰武战斗和辽沈、平津、衡宝等战役。
赵先顺中将
新中国成立后,赵先顺历任副师长、师长、副军长,黑龙江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85年十一大军区重组时,赵先顺被任命为兰州军区司令员。2002年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5、沈阳军区司令员刘精松
刘精松,湖北荆州人,1951年18岁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相对于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刘精松完全是一个后辈。参军后,刘精松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战争中除了作战勇敢以外,刘精松在军事谋略和军事思想上也有自己的看法。
刘精松上将
1985年,十一大军区整改为七大军区后,刘精松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员。1987年大兴安岭大火时,刘精松指挥沈阳军区3万多名将士经过22天的时间将大火扑灭。1988年刘精松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年晋升上将军衔。
沈阳军区司令员后,刘精松又相继担任了兰州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院长等职。
6、济南军区司令员李九龙
李九龙,河北丰润人,1945年16岁时参加了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军之后李九龙就到东北地区工作,在东北野战军中先后担任副班长、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49年李九龙带领自己所在的红二连经过36个小时的行军,在黄土铺成功拦截到敌军,靠着战士们顽强的战斗力,成功俘获400多名敌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李九龙上将
之后李九龙又历任团长、师长、军长等职,1985年被任命为济南军区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年晋升为上将军衔。此后李九龙又担任总后勤部副部长、成都军区司令员等职,2003年李九龙将军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
7、成都军区司令员傅全有
傅全有,山西原平人,1946年16岁时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军后从小兵做起,一路做到解放军高级将领。解放战争时期,傅全有带领自己的兵参加了很多场战役,建立了很多功勋。
傅全有上将
新中国成立后,傅全有到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利用自己的所学提出了不少军事思想。80年代老山轮战时,傅全有利用自己的军事思想给越军狠狠地上了一课。1985年大军区整改时,傅全有被任命为成都军区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3年晋升为上将军衔。
成都军区司令员之后,傅全有又相继担任过兰州军区司令员、总后勤部部长、总参谋长等职务。
小结:
如今,有的将军已经作古,但是他们在战争年代和和平年代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值得我们铭记,我们有这样的将军保护真的非常幸运,感谢他们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的一切。
道路隔离护栏 https://hulan.dycj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