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震惊了,我们也震惊了

香港济民药业 https://www.pidrug.com/

最近阿富汗局势风云突变,成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包括美国网民在内的许多人开始试图了解新闻里提到的那个“塔利班”。很多美国网民似乎刚刚才震惊地发现:原来美国和塔利班有那么多“恩怨纠葛”。

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就阿富汗形势在国会发表讲话

在美国媒体和文艺界长期塑造的“正确集体记忆”下,有相当多的美国网民认为,美国派兵到阿富汗是纯粹地捍卫人权行动,因此当美国宣布撤离阿富汗时,面对国内外对美国侵略行径的谴责,这部分美国网民还对阿富汗人和其他西方国家的驻军喊话:“我们要走了,有本事别求我们保护你们!自己管好自己吧!”

正是在这种心态下,一段希拉里于2009年在国会上的发言才让他们感到无比震惊。在谈到阿富汗形势和塔利班问题时,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在公开发言中称:“我们别忘了,这群正和我们作战的人(即塔利班中的部分武装分子),正是我们在20年前的资助对象”。

很多美国人都惊呼:咱们不是“反恐先锋”吗?怎么这群大家心目中的“恐怖分子”,曾经拿过我们美国的资助?

在这些网民的查找下,他们才大概了解到了那段历史:当时阿富汗遭遇苏联入侵,为了遏制苏联进军中亚的战略,美国曾向当地的反苏游击队提供了以“毒刺”肩扛导弹为首的大量武器装备。但在对苏军造成沉重打击后不久,这些游击队中有很多人后来成为了塔利班刚创立时的主力部队。

阿富汗反苏游击队资料图

因此,包括著名演员乔治·武井在内的美国网民认为,美国在某种程度上“创造了塔利班”。也不知道是这些网友年纪太小、不了解当年的历史,还是美国的官方宣传太过深入人心,有很多美国人对于上面这个“暴论”感到非常吃惊。

因此,那些希拉里在许多年前有关阿富汗、塔利班的发言视频片段,最近又在美国社交网络上被许多美国网民自己疯转了起来。

另一部分对这事感到难以置信的网民,在回过神后则开始相互争论“美国到底该不该为塔利班的出现负责”。

实话说,笔者对这些美国网民“震惊”的反应,也感到有点震惊。美国和阿富汗当地武装这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文网络上已经是稍微关心时事的网友都了解的,这些美国网民似乎还没有我们“外人”知道得多。

笔者不是历史学家,没办法给这些美国网友科普他们本国的历史,但作为新闻工作者,我倒是想带他们把美国的“官方表态”连起来看看。

在2002年《华盛顿邮报》刊登的一篇“旧闻”中曾揭露,涉嫌在世界多地煽动暴乱的“美国国际开发署”,曾在冷战期间为阿富汗儿童提供的教科书中,夹带了许多血腥杀戮的内容,在100页的教科书中,有43页讲述的是用步枪和地雷“对入侵者发动圣战”,以此培养阿富汗儿童对苏联的仇恨。

图片截取自《华盛顿邮报》

当有人质疑美国国际开发署此举是“用美国财政收入鼓吹宗教思想”时,当初印发教材的美国官员还大言不惭地表示,这些给儿童的教材是服务于“世俗目的”,几乎毫不掩饰地承认此举是为了遏制苏联不惜煽动暴力。

谁能想到,短短20年不到,当初打“血腥暴力”牌的美国,今天成了反对极端思想的“人权斗士”?别说普通网友,这些美国政客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

类似的,在1988年上映的美国电影《第一滴血3》中,好莱坞也炮制了一段“美国特种兵联合圣战分子暴打苏军”的剧情,还在谢幕里写道:“向英勇的阿富汗圣战者致敬”。

图片截取自电影《第一滴血3》原版视频

滑稽的是,当美国替代苏联成为了入侵者,片方赶紧跟随美国不断跑调的“主旋律”,把字幕又改成更模糊的“向英勇的阿富汗人民致敬”,颇有当年美国总统布什那句“要么和美国站在一起,要么和恐怖分子站在一起”的味道,谁是“人民”、谁是“恐怖分子”的标准,都要按美国的心情随意切换。

图片截取自《第一滴血3》修改版

这也就难怪,当一个美国人得知从小看着美国教材长大的阿富汗儿童,那些美国电影里奉为英雄的“圣战者”,用自家教科书和电影里的手段向美军发起进攻后,会产生一种魔幻的震惊感。

这也就难怪一些年纪较大、记性较好的网友会用这么一个段子调侃道:

“当你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时,别忘了有个国家叫美国。”

“他们换了4位总统,花了两万亿美元,死了2000多士兵,打了20年仗,成功地把阿富汗政权从塔利班换成了塔利班。”

推荐阅读:

希拉里警告美国政府从阿富汗撤军将产生“巨大后果”结果被网友嘲讽了

美军刚开始从阿富汗撤离,当地时间5月2日,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受访时就警告称,撤军决定将产生“巨大后果”。

福克斯:希拉里·克林顿警告从阿富汗撤军的“巨大后果”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报道,美国开始从阿富汗撤军之际,当地时间2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就拜登政府的这一决定采访希拉里。

“嗯,已经下了这一决定。我知道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希拉里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恶劣问题。你知道,留下和撤走都有可预见的和意想不到的后果。总统已经决定要撤走了。”

希拉里继续说,美国政府应该关注撤军潜在的“两大后果”:一是阿富汗有崩溃的可能,塔利班有可能接管阿富汗,二是全球恐怖活动也有可能恢复。

“我认为这两大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希拉里说,“我的意思是,把一直支持阿富汗安全的军队撤出,和让阿富汗军队自己照顾自己,是一回事。但我们不能逃避这一决定的后果。”

对于希拉里的担忧,部分网友表示认同。

有人说,“每个人都不同意拜登这一决定。我的猜测是,只要这个决定被证明是一场灾难,希拉里就是在帮助建立一条(宪法)第25条修正案的内容。”↓

还有网友略带讽刺说,“就连希拉里偶尔也会说对。虽然还不如抛硬币(50%)好,但偶尔也会有(对的时候)。”↓

不过,更有不少网友表示应该撤军且毫不客气地指责她。

有人说,“这当然对希拉里而言是有后果的。所有那些为政府提供军火的公司将不能再向希拉里奉上惯常的回扣。撤军会损害她的退休金。”↓

有人不解道,“问题是我们在那里做什么,他们军队有能力控制(或击败)塔利班吗?我们会永远在那里吗?你愿意送你的儿子、女儿或其他家庭成员去那里吗?当你在那里没人了,每天都处于危险中时,光抱怨我们撤军很容易。我为那里的公民感到难过,但我们去那里(也许)是有理由的,但20年后,有那么多美国公民在那里死去,我认为是时候离开了。”↓

还有人讽刺说,“真有趣,她还以为自己很重要。”↓

美国总统拜登4月14日宣布,驻阿美军定于5月1日开始撤离,于9月11日前完全撤出。去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领导的政府与阿富汗塔利班达成协议,承诺5月1日前完全撤出驻阿美军和北约部队。白宫4月29日确认,美军已经开始从阿富汗撤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名官员同一天说,北约驻阿富汗的部队已经开始撤离。

(环球)

延伸阅读:

“不要慌!”塔利班召回部分阿富汗政府官员:帮我们管理国家

据路透社24日报道,在阿富汗财政部就职的经济学家阿什拉夫·海达里(AshrafHaidari)在家中接到了塔利班打来的电话,一名塔利班指挥官要求他回去工作,让他在“疯狂的外国人”离开后帮助管理这个国家。

塔利班武装图源:外媒

与其他数千名政府工作人员一样,海达里担心自己可能会成为塔利班报复行动的受害者。电话的另一端是一名塔利班指挥官,他敦促海达里回到他所在的部门。在该部门海达里负责为阿富汗的34个省分配资金。

47岁的海达里告诉路透社:“那个人让我不要惊慌,也不要躲起来,称官员们需要我的专业知识,在疯狂的外国人离开后管理我们的国家。”

为了符合此前塔利班统治时期的规范,海达里还蓄起了胡子。接到周日的那通电话后,他脱掉西装,换上传统的阿富汗长袍,与新上司见面。

海达里说道,周一在塔利班统治下第一天离家上班时,为了“避免恐慌”,他没有告诉家人。

在办公室,他受到了三名塔利班官员的欢迎,这些人告诉他,很快就会有其他同事加入,他们需要集中精力向各省分配资金。

海达里说道:“他们在大楼里没有携带枪支,其中一人说,我们可以向你们学习专业知识。”与一些拼命想离开这个国家的同胞不同,他计划留在祖国。

喀布尔机场的阿富汗人图源:外媒

路透社还采访了阿富汗财政部和央行的另外三名中层官员,他们也表示,由于阿富汗面临经济动荡和现金短缺,塔利班要求他们返回工作岗位。

在财政部工作的索拉博·西坎达(SohrabSikandar)说,自从回到办公室后,他就没见过任何女同事。

在1996-2001年塔利班统治期间,妇女不能工作,如果她们想要冒险走出家门,就必须遮面,并由一名男性亲属陪同。

塔利班发言人试图让阿富汗民众放心,他们无意实施报复,并会允许妇女工作,只要她们的工作符合伊斯兰教法。然而,挨家挨户搜查、妇女被迫失业、前安全官员和少数民族遭到报复的报道,让人们变得谨慎。塔利班誓言要调查报道中的虐待事件。

塔利班发言人扎比胡拉·穆贾希德图源:外媒

塔利班发言人扎比胡拉·穆贾希德(ZabihullahMujahid)周二在喀布尔告诉记者,“是时候让人们为自己的国家工作了”。他补充说,塔利班正在制定让女性政府工作人员重返工作岗位的程序,但目前出于“安全”原因,她们应该待在家里。

美国扶持的阿富汗政府军和塔利班之间长达20年的战争,对这个国家造成了广泛的破坏,外国军队撤离导致当地消费下降,货币暴跌和美元短缺,这些都加剧了金融危机。

另一位阿富汗央行官员告诉路透社,塔利班目前只召回了少数官员,主要是财政部和内政部的官员。这位官员表示,他本人已经返回工作岗位,但他不愿公开姓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