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每天和你一起剖析人性与情感。
01
乔祖望有多自私呢?
老婆要生孩子了,他还坐在牌桌上;
老婆去医院生孩子,为了省钱,自己走着去的,好不容易从牌桌上下来的他,去医院看老婆,却要坐三轮车去;
孩子出生了,让他取名字,正巧是1977年,便顺口叫孩子“七七”;
老婆难产去世,他连为老婆洗一张像样的遗照都舍不得;
家里4大1小5个孩子,他竟然让最大的儿子负责照顾和管家;
稍微有点好吃的,他总是先满足自己,再赏一点给孩子;
连妻子的骨灰盒,都是小姨子出的钱......
总之,乔祖望的自私世间少有,罄竹难书。
他是一个丈夫,却只“播种”,不“浇水”。
他是一个父亲,却不愿意对孩子尽职。
《蜗居》里有一句话,形容乔祖望,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男人,说句难听话,是只管脱裤子,不管收种的。”
明明不愿意养,却还生这么多。一贫如洗的家里,已经有了4个孩子,还要再添一个。
这样一个男人,他的一生,活得不算风光,但是,靠着“迷之自信”和厚脸皮,以及他那“精致的利已主义”的头脑,却活得很自在。
老婆在世时,他只管吊儿郎当、偷奸耍滑地上着班,将每个月的工资少量分一点给老婆打理家务,他则负责在外逍遥自在,在家享受着老爷般的生活。
老婆去世后,他的天也没有塌,更没有为老婆流一滴眼泪,他还是他,该吃吃,该喝喝,该逍遥就逍遥。老婆曾经做的事儿,全部落在大儿子乔一成身上。
就连朋友们都羡慕他,身为5个孩子的父亲,老婆又不在了,他居然还能花三毛钱在澡堂泡澡,喝茶吃水萝卜,跟人聊天。
毫无疑问,无论是丈夫,还是父亲,他都是不合格的,自私自利,毫无责任感,却没有坏透顶。
02
在对待孩子时,他是有愧疚的。
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养活养好“小七七”,便主动开口找来小姨子,请她帮忙带着,养孩子的钱,他也愿意出。
留在家里养的几个孩子,大部分钱都进了他的口袋,但,他也没有对孩子苛刻到底,让他们吃不到饭。
好不容易送出去养的乔四美,自己偷偷跑回来后,他也没有再强行送走。
当大儿子乔一成将他打牌的事,告到了派出所,他一气之下,将乔一成狠狠地打了一顿。
在乔一成的记忆中,乔祖望几乎不打孩子,这个特别,在那个年代其实是少有的。当他在气头上,把乔一成打得尖叫时,他也吓住了,气喘吁吁地停手了。
当他得知,乔一万被他打得“失踪”了(原著中的情节),他也会担心孩子是不是出事了,慌了神一般,跑到外面去找。
把乔一成找回家后,他没有再赌了,反而主动给孩子们涨了生活费。
他没有强行拦着想上学的孩子去上学。
只顾享受的他,没有为了自己的私欲,再娶一个女人进门,不难想象,这样一个家庭中,若是再来一个后妈,想必孩子们的日子会更加难过。
他对孩子们抠抠索索,却也从来没有分文不给,让孩子们出去乞讨求生。
在乔祖望的心里,对家庭、对子女的责任感,始终没有战胜他人心里的自私本性。好东西,会先想着自己,再分一点给孩子们。想玩的,不管家里有没有钱,创造条件也要玩。不想做的,哪怕知道孩子小,也打不过身体里的那根“懒筋”,照样翘起二郎腿享受。
但是,乔祖望又有普通人都有的恻隐之心。
他没有对孩子们无微不至,却也没有弃他们于不顾。
在原著中,有一处说,有一段时间,传南京要地震,大家都将床搬到街道上睡。当时,一心想着打牌的乔祖望根本不相信会地震。
几个孩子还是在别人的帮助下,才将床搬到街的。有一天晚上下大雨,乔祖望突然回家,看到孩子们在雨中,他也没有逃,而是和孩子们一起,任孩子们抱着他度过了一夜。
有时候看乔祖望,他不像一个父亲,却像一个孩子。
心里喜欢吃糖,便心心念念、想方设法去拿到那颗糖,哪怕让父母骂一顿,也在气不惜,哪怕吃完牙齿会烂,也忍不住。
有一次乔一成和他吵起来,他自知没有养育好孩子,有些理亏,却又不想输了自己父亲的身份,便气急败坏的对儿子吼道:“以后你是我爹,好吧”,好像这样说了,他就吵赢了似的。
有时候,又觉得他就像我们身边,一些喜欢占小便宜、偷奸耍滑的朋友,你要说他有多好,他与好字沾不上边,甚至不让跟他玩;若你想说他有多坏,他似乎也没有做什么坏事。
和许多人比起来,乔祖望的一生,活得真的很自在轻松。
哪怕5个孩子在则,家里穷得叮当禹,但他却没有为了孩子结婚买房、升学读书的焦虑过,几个孩子虽然过得不算人中龙凤,却也不算太差。
不知不觉中,倒挺羡慕乔祖望的。
我们倾其一生,为了孩子而努力,或许都不能换来乔家5个孩子的生活。我们付出全部去爱一个人,或许都没有乔祖望这般逍遥。
不得不说,多数人都在努力的生活着,希望借着自己的努力,让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不解的是,很多时候,竟然是越用力越无力。孩子不成气,夫妻不和睦,家庭不顺利。
03
爸爸去世快一年了,对他的印象越来越浅。偶尔想起来时,不过叹息一声,他这辈子活得太累,临到人生终点,也没有尝到人间值得的滋味。
爸爸的性格和乔祖望正好相反。
为了家庭和孩子,父亲可以克制自己的爱好、放弃自己的生活,一门心思全部花在我们三姐弟身上。
以前,总听妈妈讲,爸爸年轻时也是一个喜欢玩的人,在别人家里连续打牌半个月,直到身体不支,才不得不退下牌桌;爸爸也曾经是个“烟民”,有钱抽,没钱也抽。
然而,就在某个时刻,爸爸开始学着做父亲,没有家底,受人欺负,他就靠双手和勤劳,创造家底;为了戒烟,他偷偷哭过;想到打牌会输钱,他远离了牌桌。
一直以为,都爸爸的一生不值。
他的一生,他时刻掌控着自己。
在工作中,他能够做到让领导放心和满意,他的高光时刻被录过纪录片、单位内部进行过巡回演讲、获得了系统内部多年无人打破的荣誉。
在对待家庭中,他带着强烈的责任感,赚到的每一分钟,都用于家庭开销和子女培养,炎热的夏天在外,他甚至舍不得给自己买一瓶矿泉水。
他总是对我们说:“我小时候造业,没有人管,家里条件不好,人人都嫌弃,所以,我希望你们能过得好一些。”
是的。爸爸始终在用力的,让我们过得好一点。
然而,人生中,有太多事,根本不是自己能掌控的。很多人到最后,是付出了全部,却得不到半点安慰。
遇到的妻子,不如他意;儿女的发展,也离他期望的甚远。
妈妈怨他不懂得疼爱妻子;我们怪他操心太多,有时候还有些专制,让我们感到窒息。让我们都不敢靠近。在爸爸去世前的一两年,任由他一个人在乡下的房子里孤独哭泣。
经常在想,人这一生的意义是什么?
付出全部,换来的往往是怨怼;潦倒一生,也不过受一点语言上的指责罢了。
从结局上看,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大区别;但是,从过程上讲,前者劳心劳力,后者轻松自在。
我可以理解爸爸的无奈与悲愤,在人生的长河中,期望与失望的交织,责任与情感的混合,足以让人痛苦纠缠,他不明白,这一生这样辛苦,到底为了什么。
但是,我也难以顺应他的安排,去过他那样的人生。我不愿意活得太用力。
无论一生是长还是短,都希望能活得轻松一点。
让自己委屈的事,就大声说出来,或许没有办法改变,但是,至少让人知道了我的底线。
能够用钱解决的事,便不需要多说。钱是永远赚不完的,想赚的时候就努力去赚,不想赚的时候,就让自己休息。那些用钱都解决不了的事,就让它凉着。
对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未知的期望,这才是活着的意义。
作者简介:妈小咪。多平台签约作者,女性励志作家。领略世间情感,解读人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