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顾问王树增:不反对娱乐至死,可祖宗不能说着玩

机器人视觉分拣系统

电影《长津湖》的导演、编剧和演员的阵容都非常强大,其实该片的历史顾问王树增同样很有名。从《长征》到《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朝鲜战争》,这位军旅作家基本把南昌起义后中国军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进程写了一遍。

对于写作的初衷王树增也有自己明确的观点:不需要现在的年轻人记住每一场战役的战前部署、如何调兵遣将,可必须理解那一代人的精神,即为谁而战?为何而战?也是因为持有这种观点,他在一次录制节目的过程中动了大怒,并且对主持人说:“我不反对娱乐至死,可不能拿祖宗说着玩”。

《长津湖》历史顾问王树增

“黄继光的事情是不是假的,你怎么看?”这就是主持人提出的问题。王树增当即愤怒地表示,节目宁可不录他也不会回答这个问题,接着就说出了上述的那番话。王树增当众发怒的理由看似看简单,却代表了当下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年轻人应该娱乐至死还是应该缅怀英雄,或者说是不是应该对我们的先辈保持最基本的敬畏之心?

《跨过鸭绿江》剧照

娱乐本身并没有错,用一个更高雅的词形容叫“偶像文化”,也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五、六十年代的人钟情王晓棠、王心刚,七、八十年代的人崇拜“四大天王”、“小虎队”,九十年代的人迷恋周杰伦,现在的年轻人追逐流量明星、小鲜肉,不同时期的人有不同的偶像,这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但是,当某些人一边崇拜娱乐圈的偶像,一边又在质疑甚至是诋毁革命先辈时,这又做何解释?

王晓棠

某个流量明星在狱中过得怎么样,粉丝们并没有亲眼所见,可他们却言之凿凿地确信自己的偶像在受苦。既然是这样,史书上白纸黑字记载的英雄事迹为什么又会遭到质疑呢?“黄继光堵枪眼是假的”、“胡修道1:280的战绩是神剧剧情”、“你亲眼看见刘光子一人俘获63名英军吗?”持有上述想法的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有一种病态的心理,一种需要彻底从根医治的“疾病”。

这种“疾病”到底从何而来?责任不能完全归结于偶像的身上。毕竟,在二千多年前的汉朝就存在这种“伪娘型”选手,汉武帝有韩嫣、汉哀帝有董贤。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一样,我们无法粗暴地谴责他们的性格特征。然而,是谁把这些缺少阳刚之气的人推上了前台,又是谁把他们打造成“全民偶像”,那些人才是娱乐圈的毒瘤。

汉哀帝宠臣董贤画像

在《跨过鸭绿江》中饰演邓华将军、电视剧版《大决战》中饰演刘伯承元帅的演员刘之冰曾经说过:“我们从事的是一个示范性很强的行业,它必然会给社会带去很大的影响”。当社会民众敬仰的是王成、董存瑞式的英雄人物时,他们会自发地走进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九一八纪念馆等地方去感受历史的艰难;当社会民众只关注明星的皮肤多么白、长得多么帅时,他们就会渐渐地忘记历史。

刘之前在《跨过鸭绿江》中的剧照

“黄继光的事是假的吗?”王树增不会回答这个问题,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也会对这个问题嗤之以鼻,还是让15军军史来给出答案吧。黄继光牺牲于上甘岭的597.9高地,时间是1952年10月20日。15军军史在记录这一天的战斗时有一段让人震撼无比的文字:

本日,作战战况格外激烈。危急时刻,用胸膛堵敌人枪眼,拉响手榴弹、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者已成普遍现象。

“普遍现象”四个字让人泪目,为了守住五圣山,15军45师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黄继光”,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捍卫了志愿军的防线。面对这样的事迹,后人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承认英雄的事迹真的很难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