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级:“井冈山”“freshman”上热搜,考生直言6月考场见

生活零距离 http://mrmatch.net

英语四六级考试已经成为不少大学生每个学期中必备的考试。因为试题难度比较大,通过率比较低,所以不少同学是逢考必败,即便失败也要愈败愈勇。

果不其然,四六级考试刚刚结束,“四六级”三个字就冲上了热搜,关于四六级作文和翻译的词汇又闹了不少笑话。

考生“抱怨”:四六级真难

在刚刚过去的英语四级考试中,不少同学下了考场就抱怨了一句:听力听不懂、翻译写不动、阅读理解读不懂、作文跑题了!

换言之,四六级考试一共就四个部分,一个部分也没抓住!所以这次的考试基本上又要以失败而收场。

除此之外,不少考生还闹出了笑话:

比如,“坎儿井”是什么,大家根本没有一点感觉,考试的时候就一直在想“坎儿井”,时间就不知不觉过去了。

再比如,自认为倡导捐书的作文是让写“演讲稿”,学生还屁颠屁颠开头写了句“女士们,先生们”,结尾来了句“Thankyou”。跑不跑题暂且不论,这同学多少有点社交牛X症。

还有,有同学把“freshman”看成了“fishman”,这下把建议全部写给了“渔民”,估计考生的建议也是在讨论“如何抓鱼”吧?

关于六级考试,据说翻译是“井冈山”等,这下估计同学们又要吐槽了,往往准备的都是山川美食,从来没有涉猎过这些历史纪念意义比较强的内容。

这其实也是一种趋势:记得六月份考了关于城镇化等方面的内容,这是要求咱们考生多关心时政啊。

闹笑话也好、抱怨也罢,同学们的吐槽汇成一句话:体验感不佳,明年6月再见!

为何这多同学即便考不过也要坚持考?

通过四六级考试,特别是六级考试,给同学们带来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一方面,升学的“加分项”。对于大三的学生而言,大家会面临保研资格的选拔,高校选择推免生的条件之一便是“通过六级考试”,甚至有学校还会要求分数。

在考研中也是如此,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一些招生单位已经在要求考生的四六级成绩。并且在研究生复试的过程中还会以四六级为评判的标准,比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对“优秀”的要求条件之一就是“通过六级”,“良好”的条件之一就是“通过四级”。

所以说,从学业方面讲,通过四六级考试还是很有优势的。有能力的同学,还是尽早考过去比较好。

另一方面,前途的“敲门砖”。很多人会说,学历是求职的敲门砖。那笔者会说,“四六级”也是求职过程中的“敲门砖”。在一些双一流高校里,企业前来招聘会看一个学生是否通过六级或者其他重要的资格考试。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很优秀,只能再附加一个或多个条件去筛选出来更加优秀的学生,这个时候“六级”就成为了最佳选择。

所以说,通过四六级考试,对一个学生的求职也会带来一些优势。

如何才能通过四六级考试?

其实不少同学英语底子不错,但是六级考了七八次还没考过,究其原因还是每次都不去踏实备考,而是把希望寄托在“临时抱佛脚”上。

对于六级考试而言,无论是听力、翻译写作还是阅读,它们的难度都不小。通过考试需要的是实力,而不是运气。

克服听力问题的最佳办法还是勤加练习,熟能生巧才能驾驭考试。每次都闹笑话的翻译和写作部分,其原因就是大家词汇的匮乏。像“坎儿井”这些专有名词一般试卷上会给出来,真正困难的是,同学们翻译不通顺。说到底,还是词汇和语法知识不够。

而作文也一样,每次都读不懂主题词,还是词汇量的问题。阅读理解更离不开词汇的积累。

六级的考纲词汇量大概是五千个,而同学们往往考前一周才开始复习,一周如何掌握四五千个词汇?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你敷衍考试,考试成绩也敷衍你。

最好的办法还是“土办法”:同学们下次报名之后就买一套资料,比如词汇和真题。用两个月的时间去准备,背单词积累词汇,练习听力和翻译写作等等。真正踏实地去备考,走上考场才有底气。不至于闹笑话,也不至于每次都做无用功。

有的人看不见前门,有的人找不到前门,最后选择走后门,最终是自欺欺人。希望同学们摒弃抱佛脚的“走后门”态度,选择踏实备考的“走前门”。

写作有温度,笔下有态度。我是教育研说家,专注教育、校园生活和考研领域;说教育品,有观点,有深度。欢迎各位读者前来交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