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会议点评:宏观政策稳健有效 强化内需战略

好技星教育 http://www.haojix.com

  点评:

  经济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会议指出“今年我们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奋力完成改革发展艰巨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此经济形势表述较为肯定。在定调方面, 会议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与上次政治局会议定调基本一致。当下经济是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需要及时做好跨周期设计和逆周期调节,避免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中断。今年以来,季度GDP同比增速持续回落,我国经济增长边际趋缓,面临明显经济下行压力。因此,明年“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尤为重要。

  宏观政策稳字当头,货币政策灵活适度,财政政策注重提升效能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与7月的政治局会议重点提到跨周期调节不同,这次会议强调政策要稳健有效,说明当前对一定时间内的经济稳定增长持较为乐观的判断。从整体宏观政策的角度看,要能做到较为长期的支持,这一定调基本上缓解了政策收紧的担忧。 货币政策方面,会议再度表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12月6日同步决定于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有望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加大对经济恢复支持。考虑到今年社融增速明显放缓,预计明年上半年货币政策较今年边际放松,信贷、社融等金融数据将有所企稳,不排除后续继续降准的可能性。而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表明不再“大水漫灌”,财政支出的运用将“精准滴灌”,更注重能够提振经济增长、解决就业实际效果的维度和方向,而不能形成无效的储存或空转,将提高资金利用率。

  强化内需战略,房地产产业首提“良性循环” 会议强调,“要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面对海外疫情以及海外市场的不确定因素,积极推进扩大内需战略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国内具有非常强大的消费市场,推动消费的逐步恢复对稳定明年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投资端则保持合理力度,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此外,会议提出“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较7月份的“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发展租赁住房,落实用地、税收等支持政策”,更加积极,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一词透露出非常强的信号,而且“良性循环”的首次提出,也说明房地产对经济稳定的重要性。在市场增长受阻的时候,可能会引起房企的爆雷风险,而风险又会转嫁到购房者身上,从而使购房者对购房产生畏缩心理,最终进入房市的“恶性循环”。所以此次提“良性循环”,是对房地产产业链的一次重要表述。今年以来,地产周期下行带来的稳增长压力,加大了监管层对房地产的关注。明年房地产行业的监管态势仍会持续,但是面对“刚需”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要辩证看待,避免“一刀切”的政策出现。往后看,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渐企稳。

  强化科技强国建设,制造业引领经济稳增长从行业上看,会议部署方向总体利好房地产、金融、新能源产业链、制造业、高科技以及与生育相关的板块。一方面,会议指出:“科技政策要加快落地,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继续强化科技强国建设。与7月的“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相比,涉及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另一方面,会议认为“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供应链韧性”。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三大立足点——加强供给侧结构性的市场化改革、深化需求端改革和融入高水平国际大循环当中,此次会议强调了增强供应链韧性。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规模领先、不断创新的制造业体系。但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还有不少差距。接下来,制造业应以产品创新、品质提升、价值增值为目标,更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总的来看,本次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做出了部署,维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不变,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对我国今年经济给予了较为积极的评价。往后看,预计明年上半年货币政策较今年边际放松,信贷、社融等金融数据将有所企稳,不排除后续继续降准的可能性。在淡化跨周期调节的背景下,未来政策有望在供给侧、“刚需房”、高科技、新能源等方面发力。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加重、经济走势不及预期、中美贸易关系恶化。

(文章来源:东莞证券)

文章来源:东莞证券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