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评级|花旗唱多腾讯至703港元;分析师:苹果造车“只是时间问题”

花旗:唱多腾讯至703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游戏开发者大会显示其行业领导地位

  花旗发表报告表示,游戏开发者大会展示了腾讯(0700.HK)在行业的领导地位,以及其利用技术创新来开发新游戏的承诺,维持其“买入”评级,目标价703港元。

  报告指,腾讯认为虚幻引擎5(Unreal Engine 5)和VR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对于进一步丰富游戏体验至关重要,因为用户要求更高质量的设计和类型多样化。

  该公司正在日本等市场推动ACG游戏的海外扩张,去年市场中40%的这类新游戏来自中国公司,而2019年时为20%。

  国泰君安:维持b站H股增持评级 国创动画潜力可期

  国泰君安发布研究报告称,哔哩哔哩-SW(09626)积极推进全场景全品类策略以实现用户规模高增,与此同时大力发掘国创动画以供给更多精品内容,未来有望输出海外,维持“增持”评级。

  事件:公司公布2021年三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移动游戏收入为13.9亿元(同比增9%),广告收入为11.7亿元(同比增110%),直播及增值服务收入为19.1亿元(同比增95%),电商及其他业务收入为7.3亿元(同比增78%);毛利率同比下滑4pct至19.9%,主因创作者分成占收入比例同比提升4pct。

  国泰君安主要观点如下:

  全场景全品类策略驱动用户增长,算法+创意升级推动广告效率提升。

  公司在扩充内容品类的同时积极向大屏端推进以迎合不同用户的观看习惯,目前TV端用户与移动端重合度低于20%,且大多数新用户来自下沉市场,在此驱动下21Q3MAU数同比增长35%至2.67亿人。

  得益于深度学习模型与智能创意的应用,公司信息流广告CTR提升超30%,未来广告视频化将进一步提升广告效率,从而提升eCPM。

  通过收购+扶持全面发力国创动画,有望驱动付费会员业务高增。

  11月20日,公司以6亿元全资收购有妖气原创漫画平台,该平台拥有《十万个冷笑话》《镇魂街》等知名国创IP;11月21日,公司推出包括《三体》《仙剑奇侠传四》在内的51部国创动画作品并启动“寻光”计划,COO李旎表示,2018年至今公司累计出品178部国创作品,来自国创的会员收入CAGR超120%,用户付费率增速已超日本番剧。

  随着公司持续加大对国创的投入,优质作品有望吸引更多付费会员。

  东吴证券:维持京东集团买入评级 收入利润均超预期

  东吴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京东集团-SW(09618)“买入”评级,获客成效显著,调整2021-23年收入预测至9556/11732/14089亿元,基于公司为加强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将增量利润用于业务投入,EPS调整至4.9/7.6/10.8元,对应PE为58.3/38.1/26.7倍。

  事件:京东集团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收入2187亿元,同比增长25.5%,预期为2156亿元,超市场预期;实现Non-GAAP归母净利润50.5亿元,预期为32.6亿元,超市场预期。

  东吴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品类扩充成效显著,日用百货业务成公司商品销售增长重要支撑

  2021Q3商品销售收入1860亿元,同比增长22.9%,一致预期为1839亿元,略超预期。公司通过O2O、供应链赋能、全渠道营销等模式,全渠道业务已覆盖了快消品、电脑数码、通讯、家电、健康、服饰、居家、生活服务、汽车等行业的数百万实体商家。前三季度全渠道GMV同比增长100%。

  商品销售收入中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净收入1109亿元,同比增长18.8%,一致预期为1101亿元;日用百货商品销售收入为751亿元,同比增长29.4%,一致预期为740亿元,略超预期。公司自营业务扩品类成效显著,从低频、大体积的带电品类转向高频低客单价的百货商品。

  服务及其他业务高速增长

  2021Q3服务及其他收入327亿元,同比增长43.3%,一致预期为327亿元,符合预期。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35.1%;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53.1%,第三季度京东物流的外部客户收入占比继续超过50%,并在本季度再创新高。公司广告收入增长速度超越自营业务增长,主要是因为日用消费品、服装等高佣金率的品类增速提升。

  用户增长稳健,活跃度持续提升

  2021Q3京东活跃用户数达5.522亿,同比增长25%,新增活跃用户2030万。平均购物频次同比提升23%。2021Q3销售费用为78亿元,同比上升42.3%,单用户营销成本为14元。

  瑞银:阿里持续在内地流失市场份额 H股目标价降至175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瑞银发布研究报告,预计阿里巴巴-SW(09988)2022财年收入同比增21.6%至8720亿元人民币,2023财年放缓至增17%,下调2022财年经调整EBITDA预测16.2%,调低2023财年经调整EBITDA预测19.2%,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由229港元降至175港元。

  该行表示,阿里面对的竞争压力较预期更严重,持续在内地流失市场份额。

  然而阿里股价已达至2023财年盈利约15倍,假设其于2023财年以后的经调整EBITA复合年均增长率能达中双位数,估值属合理。

  此外,相信阿里将于下个月举行的投资者日上,可就至今对低线城市、国际市场及云端的投资及结果有更多说明。

  富国银行:增长前景平淡 重申Zoom持股观望评级

  富国银行分析师Michael Turrin重申对Zoom(ZM.US)的“持股观望”评级,目标价为275美元。

  尽管Zoom在过去18个月里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并取得了创纪录的经营业绩,但该分析师认为,该公司的股价将面临不可否认的挑战。

  由于该公司先前取得了一些出色的业绩,Turrin认为,投资者讨论的焦点将继续集中在Zoom未来的增长前景以及未来还有哪些亮点。

  虽然Five9 (FIVN.US)的拆分让人们的注意力重新回到Zoom上,但分析师认为,这也预示着Zoom近期的增长前景可能出现空缺。

  Turrin认为,这些挑战,加上未来几个季度的一系列艰难对比,可能会使股价在区间内波动。

  美国银行:能见度和定价权稳固 首予格芯“买入”评级

  美国银行分析师Vivek Arya首次覆盖格芯,予“买入”评级,目标价为88美元,较当前股价有约40%的上涨空间。

  Arya认为,格芯作为美国第一大外包芯片制造商或代工企业,处于“独特的位置”,将从中受益。在智能移动设备、物联网、汽车和数据中心等700亿美元的潜在市场机遇中,该公司占有10%的份额,而且“具有稳固的能见度和定价权”。

  Wedbush分析师:苹果公司造车“只是时间问题”

  Wedbush Securities高级股票分析师Dan Ives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苹果公司打造具有全自动驾驶功能电动汽车的项目有“75%、80%以上的可能性”成为现实。

  “苹果公司推出Apple car是时间问题,而不是会不会的问题,”Ives说。“我们预计有75%、80%以上的可能性。我们此前已经说过,2024年(是Apple car的可能发布日期)。”

  苹果公司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制造电动汽车,但尚未发布有关该项目的任何公开信息。据最新报道,苹果公司力争加快电动汽车研发速度,重新将项目重点放到全自动驾驶能力方面。苹果公司内部设定的目标是在四年内推出自动驾驶汽车,比今年早些时候一些工程师所计划的五至七年更快。

  “苹果公司不会站在场外看待这个市场,”Ives说。“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上演。而且我认为库克和苹果公司在自动驾驶方面有很多事情要做。”

  电动汽车目前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但这一数字可能会在未来十年迅速上升。企业创新管理公司Sopheon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30年,轻型混动汽车(MHEV)的全球市场份额将跃升至20%。

  特斯拉目前在电动汽车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其股价今年实现了历史性的上涨。但研究表明,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改变。

  2020年前六个月,特斯拉到占美国注册的所有新电动汽车的79.5%。而2021年同期,该份额已下降至66.3%。

  奥迪、福特和雪佛兰等老牌汽车公司最近已在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Rivian等其他专注于电动汽车的公司已经开始在美国和海外发展,这可能会威胁到特斯拉在该行业的主导地位。

(文章来源:哈富资讯)

文章来源:哈富资讯
唐山东易日盛 https://ts.dyrs.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