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志愿军战俘:被抓后假意叛变,跳伞瞬间将手雷扔进敌机

  1952年初,南朝鲜南端一个叫做“巨济岛”的岛屿,开始建立战俘集中营。随着日子越往后走,关押在这里的中朝战俘越来越多,战俘营里越来越拥挤,一度超过饱和值。而更重要的是,战俘们遭受了惨无人道的虐待。

  为了让志愿军战俘在“拒绝遣返”书上签字画押,美军无所不用其极。可尽管如此,志愿军们普遍仍旧心念祖国,例如“最牛”志愿军战俘张文荣。

  张文荣出生于1926年,辽宁忠县人,1948年考入国民党成都陆军军官学校。虽然学业在第二年年底就被迫仓促毕业,但他早已系统地掌握了电台报务等相关技能。而他在校读书时,就已经厌恶国民党政治的腐败,所以学校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阵营。

  1950年6月,朝鲜局势不容乐观,志愿军开始组建,张文荣义无反顾地报了名,于1951年被编于60军180师开赴朝鲜,参加第五次战役。战役后期,180师遭遇敌军包围,最终只有四千多人突出重围,其余士兵除了阵亡、失踪人员,全部被俘,报务员张文荣也成了战俘。

  朝鲜战争时期的美军,从未顾及过所谓的《日内瓦公约》,不仅给战俘吃的是发霉的米饭,睡的是泥土地,还得逼着他们每天干扛军火的重活。为了完成所谓的“甄别”,战俘们在那里受着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的我们,远远无法想象的折磨。

  当然,其中也有少数人是“幸运”的,例如张文荣。因为当时美军想从战俘营中挑选一些人,将其培养成美方间谍,然后“归还于”志愿军后方从事破坏行动。所以在得知张文荣是出身“黄埔”后,美军对他算得上客气。

  然而更令和张文荣关押在一起的志愿军战士们甚是不解的是,张文荣竟然十分配合,难不成他是真的“叛变”了?对于大家的疑惑,张文荣从来没在美军面前解释过,反而尽情地享受着成为美军的“特招”对象后,带来的一些“福利待遇”。

  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训练后,原本就掌握一定军事知识基础的张文荣,很快就在“特务培训营”里变得很突出,备受美军“喜爱”。

  1952年2月18日晚上,包括张文荣在内的5个人身着志愿军军服,在美军的安排下登上了C-46运输机,与之同行的还有10个美国人,都是之前负责培训他们变成间谍的军官。

  按计划,运输机将飞到朝鲜北部铁原以西的谷山郡地区,也就是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的休整地带。投送完毕后,张文荣等人将用所学技能探查志愿军弹药库、粮食库等地理位置,然后上报给美军,便于其飞机更精准的轰炸。

  其实美军不知道的是,运输机在逐渐靠近谷山郡地区时,就被志愿军盯上了。而更令人没想到的是,运输机会在第一个“间谍”跳伞后的几秒钟化身成一团火球,坠落于山谷之中。

  没错,第一个跳伞的人是张文荣,也是他在跳伞前的一瞬间,脱掉了手套,拉开了早就藏于其中的手雷的拉环,毫无偏差地扔进了机舱深处。

  意识到情况不妙后的美军准备向张文荣开枪,可他在扔完手雷后迅速跳离了飞机,立马就消失在了夜幕中。飞机伴随着浓烟快速下坠,机上所有人员全部丧命,除了一名叫哈里森的老牌特工,靠着特工的机敏性跳了伞,才逃过一劫。

  飞机坠机后,我军快速展开了搜索,哈里森成了俘虏,张文荣上交了身上美军所给的所有装备,如实交代了整个过程。

  其实,他的“叛变”是假意的,也是之前和集中营里的党组织干部打过商量的。所以当着美军的面时,大家还相互演过戏,营里的战友们对他“唾骂”得很难听,可他还非常“真诚”地劝降战友。而这一切的背后,就是大家想借此让美军虐待战俘的事实公之于众。

  不过反炸敌军一架战机这一举措,是在张文荣计划之外的,是在不甘心如此后突然想到的。而哈里森被捕后,也如实交代了运输机上发生的一切,证实了张文荣的惊人壮举。所以,大家都称他一声“最牛”志愿军战俘。


jvid乐乐m字腿吊缚の初体验 https://www.flbjp.com/post/355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